第一章 末代大地主跳桥记 之二 (1/1)

第二节●拥有上千亩良田的大地主差点断炊,喝粥度日一个礼拜……

那时交租,也可将地租折合成钱,以银两充租。但佃户很少愿意用银两代租;银两属于千年不变的硬通货,作为宝贝储于坛罐深藏。农耕社会,家家自给自足,攒钱不易,用度也少;除盐油等必需物须用铜板、铜圆等散钱购买或以物易物外,基本不花钱。那时的银两,作为日子相对安康人家的镇家之物,只有在分家、立嘱之时,家里人才有机会目睹,平时密藏,外人更无法知晓。

外公和祖外公两辈人均为地主的佃户,前后向地主交租数十年,从没有以银锭代交地租一次。两代人靠租种养家,靠种烟土(那时四川属于军阀统治,鼓励甚至强令农民种植烟土,然后征收倒卖,成为四川军阀的一大生财之道)发家,共积攒马蹄形银元宝十一个,另有银元若干,藏于地窖。

祖外公健在时遭遇过一次“棒老二”(棒老二:旧时西南地区百姓对打家劫舍的强盗、土匪的俗称,简称“老二”。自古以来,官匪勾结,祸害百姓。官有权,暗通匪,为百姓首恶恨之,又有强盗、土匪所勒百姓财物长期“进贡”,所以官,被百姓和土匪共称“老大”。而强盗、土匪,有官暗中保护,免遭缉拿,作案有恃无恐,为百姓次恶恨之,故居排行“老二”。强盗、土匪除了惧官以外,“天王老子”都不怕,所以匪又以“老二”自居。加之,早年的强盗、土匪作案,无刀无枪,靠一根木棒或竹棒威胁被抢者,这就是“棒老二”的来历。小时候,经常从父母、乡邻嘴中听到此称呼。现今,农村出生人群中,偶尔还能听到该称呼从其嘴里冒出)。

“棒老二”们事前通过眼线得知外公家藏有数目可观的银锭,在一个大白天,五六个蒙面人持枪闯入。外公闻讯带领全家老小躲进房后茂密的竹林中;外婆一人留下应付“棒老二”。“棒老二”翻箱倒柜,一无所获。其中一“老二”顺手操起外公家里的弯刀,将外婆的一只手按住柜子上,逼迫交出财宝,不然剁手。外婆心里虽害怕,却矢口否认家里有财宝。“老二”就用刀背砸外婆的手背,砸得鲜血长流。躲在竹林中的幺外公,爬上屋后最高处的大石头上,高呼:“棒老二抢家哟!打棒老二啰!”附近干活的人们迅速回应壮胆,但谁也不敢近前,都怕“棒老二”手里的枪。外公的东家闻讯,领着家丁持枪跑到外公家不远的路边恫吓,拉着枪栓威胁道:“再不滚开就开枪”!“老二”们多少有些胆怯,打砸一番后,空手而去(第二天,外公安排母亲将外婆舍命保下的银财,用背篓背出,藏到只有外公和母亲知道的野外。当年底,祖外公去世,临终前取出银锭平分。外公分得银元宝六个;幺外公分得五个,外加折算作元宝的银圆作充抵,与外公平分银财。几十年后外公老去,将从祖外公那里分得的银两,再均分给两个嫡亲舅舅。母亲等所有女儿和作为继子的大舅,未分得一毫。作为当年唯一参与藏银的当事人,母亲时常有怨言从口中流露)……

“棒老二”只抢祖外公那样小有家产、无权无势的单户,有油水,风险小。但比祖外公家殷实数百倍上千倍的杨少林等大小地主,“棒老二”从来不光顾,一是惧怕地主们的官府背景,二是惧怕地主们的武装家丁开枪取命。

而对于是杨少林来讲,“棒老二”则更多一层惧怕。杨少林属于每日练武之人,擅长格斗,三两个“老二”不敢近身,“老二”们更不敢去惹杨少林那样的文武全才的大地主,害怕折骨断肢甚至丧命。杨少林从来不担心匪患骚扰,一心只过自己悠闲、洒脱的日子。

无论丰收、歉收,有些佃户则以各种理由欠租。一年中,杨少林要花一部分精力,带着账房,上门催租(但从来不带家丁催租。家丁只用来看家护院)。运气最差的时候,给佃户“下矮庄(放下身段,对佃户说好话)”,但仍空手而归。却不见他生气、动粗,一副看透人生、看开世道的豁达;既有练武之人的操守,也有儒家温良恭谦的涵养。完全不像我们小时候读到的课文描绘的那样:“地主带着狗腿子,凶神恶煞”……。

欠租多与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杨少林一家来年的生活水平。

欠租少的年份,杨少林一家伙食丰盛,鸡鸭鱼肉,山珍藏海味天天换着吃。有关杨少林最奢侈的传闻是,鸡肉“两不吃”。一是不吃鸡头、鸡脖和鸡翘。他看过有保健书上说,这三处淋巴组织多,含毒,对身体有害。二是不吃鸡皮。鸡皮的每个毛孔里,有无法除去的毛茬,这种东西很让人反胃。每次吃鸡肉,厨房都得先将这“两不吃”之物统统去掉。

欠租多的年份,杨少林一家则吃得相对“窝囊”,不时粗茶淡饭,十添天半月才能吃上一次荤,旱灾之年更甚。据当年我的一亲戚佃户讲,有一年夏收和秋收两个季节,均遭遇旱灾,杨少林为佃户减租后,租粮仍收不上来;青黄时节,家里粮仓见底,已到了快揭不开锅的地步。。

一个拥有上千亩产业的大户人家,无颜开口借粮,犯愁之余只好吩咐仆人清理粮仓残余。仆人搜遍粮仓的每个角落,最后收集到小麦两百余斤、稻谷一百余斤;杨少林看了看,赶忙吩咐仆人弄到碾房,吆喝着骡子碾了。然后将碾得的面粉、稻米用来熬面糊、煮稀饭,全家老小外加账房、长工、仆人、丫鬟几十口人,每人每顿喝着能照见人影的面糊、稀饭,苦撑一个礼拜,直到新租收上来。

而杨少林的佃户们,在杨少林家几十口人喝糊吞粥度日之时,还能吃上白米干饭、香油炒菜。杨少林见了,自我解嘲说:“我才是你们的佃客,你们才是我的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