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盗墓学 下 (1/3)

神探贝斯特 月之轮回 1315万 2021-05-06

“来吧,我们三个喝口水,再听贝斯特讲下集吧,听的我真是如痴如醉啊。,最新章节访问:。哈哈哈,等我警察退休了也去当盗墓贼发横财,哈哈哈。”king警官笑道。

“盗墓贼是拿着生命在赚钱呢,不好的行业啊。”贝斯特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要好的朋友也很多),但奇怪的是父子关系的较少,这也许是干盗墓这营生毕竟见不得人,老子即便干上这个不光彩的勾当,也要维持做父亲的形象,不好意思拉上儿子一块干,做儿子的后来发现了也装着不知道。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掩人耳目,并有对付墓内防盗机关的一套办法。他们在确定盗掘目标后,如果小墓不须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速战速决,取出随葬品走人。如是大中型墓葬,便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盖间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从外面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墓内早被洗劫一空了。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盗取财物。

解放前的盗墓贼,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不要太多,时间是一晚上,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挖掘设备)。有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一去不复返。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

解放前的挖掘设备,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