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 执着 (1/1)

显然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由于冰霜女神号的吃水深度过大,无法直接靠上鼓浪屿的码头,于是郑家想了一个简便快捷的办法——半个时辰后,冰霜女神号缓缓地靠上一艘海沧船并抛锚固定,然后,一块宽大的木制搭板将伊舞绫号上甲板跟这条海沧船连接在一起,而这条海沧船又跟另外一条海沧船靠在一起并且也搭上了搭板,于是一条通往码头的船舶浮桥就这样建成了。

上午十一点半,陈安德和卜弥格神父已经装束停当,昂然出现在冰霜女神号的甲板上,片刻之后,两人昂首挺胸,在码头栈桥上的鼓乐声中,缓缓走上搭板,而且这两位还带着仪仗队,打着各色旗号。

所谓仪仗队其实就是小艾带到船上的水兵队,由于服装统一,十二个少年排成两列,荷枪实弹衣帽鲜明,手持旗帜步伐整齐地跟在两位特使后面,还真的吸引了不少围观群众的眼球……

随行的当然还有朱北国和小艾,胡小林等人留守,这两人受孙老之托,要保护朱北国的安全,意思是尽量别让朱北国一个人落单。

两人走在队伍的末尾并保持着一段距离,朱北国的另外一个任务是代表澳洲联邦向郑成功递交由孙老他们几个商量后拟订的正式通商国书,此时此刻,朱北国三人远远的看着陈卜二人衣冠楚楚,略带三分矜持地跟迎接的众人互相致礼,鼓乐声中,众人在三呼万岁,热烈的气氛貌似也感染了水寨里的士兵和在码头上忙碌的人群。

此时朱北国突然意识到,陈卜二人的到来貌似给新败过后的众人士气有某种提振,这大概是郑成功为什么要大张旗鼓接待陈卜二人的因素之一吧……

在那边,迎接二位的礼仪还没有演完,排场确实很大,旌旗招展,排满了整个码头,并且从码头一直排到远处的石头城墙,城墙上还有一面大幡,上书斗大的黑字:"大明忠孝伯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赐国姓郑",朱北国心说这大明汉官威仪果然名不虚传呐,就凭这个威仪,反观陈卜二人的仪仗好像逊色不少呐,尽管据小艾说,无论是旗帜还是一部分官服是陈卜二位在澳门定制的,不少是新的,做工也很不错,这几年陈卜二人颠沛流离,不少从广西带出来的衣服物品都丢失了,所以才需要现做,至于所需的银子,乔家二公子出了一部分,自己也"随缘"捐赠了几百两,朱北国表示理解并承诺说,你的捐款应该能报销……

很显然,陈安德对能堂而皇之地穿上官服回到能接受自己的场合很受用很激动,他毕竟离开这片故土太久了,居然无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延平郡王本人没有露面——也许,陈安德是故意无视这一点的吧……

只是朱北国作为旁观者心里轻叹了一句,他在出船舱之前就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郑成功的延平郡王帅旗没有出现在码头上……

看到这一幕,朱北国心中不禁冷笑起来,这就是一个信号啊——一位,郑成功明白,陈安德和卜弥格的到访,并不是非常的名正言顺,且不说郑家自己在名义上拥立的朱家子孙是那位近在咫尺的监国鲁王,而非远在天边的永历。而如今,当着监国鲁王的面,大张旗鼓地欢迎永历天子的使节陈卜二人,显然,至少在明面上,是不符合为臣之义的。

当然了,就看在郑成功自己接收了永历天子给予的“延平郡王”这个称号的份上,欢迎接待一下永历皇帝的来使,也是应该的,这样做,也勉强不算出格。

朱北国心里清楚,很显然,郑成功通过与卜弥格神父的交流,他应该立刻就明白了陈安德此行的目的——求援并且把永历皇帝接到自己这边来,然而,大概是陈故意或者疏忽了这个举动缺乏合理性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提议只不过是陈安德的一厢情愿,甚至都还没有得到永历皇帝的亲自首肯。

因为陈安德从欧洲回来后根本还没有见到皇帝,严格意义上讲,陈卜二人虽然是正牌天子之使,但彼使节非此使节,这两位既没有完成出使欧洲的复命,也没有正式的永历皇帝要航闽的诏书,两位只是凭几个商人的传闻就要自己派船远赴重洋去接应永历皇帝——这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当然了,郑成功也应该能理解陈安德,这个冒险出使的天子使节拥有"忠心和执着",或者说是"自负和想当然",在大明这边抗清到底的文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臭毛病"……

作为曾经深入研究过这段历史的历史学博士,朱北国很了解郑成功,也能大概地揣摩出这些历史人物的心理,很显然,郑成功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自己的文武属下面给这个落魄缅甸苟延残喘的皇帝特使鞠躬行礼,毕竟鲁王监国还活着,如果就这样当众给永历的使节下跪,显然有损于自己的威权。

朱北国在自己的工作笔记里写道:其实,稍微推测一下,包括他的手下也应该是这么认为的,首先,这是一群大明的遗民,既然是遗民,那就一定是一群把气节和忠诚这些东西看得很重的人,从弘光到隆武,再到鲁王,郑氏一直都是这个系列皇族的拥戴者,在这个时代,正牌皇族是很有号召力的,甚至就是合法性的来源。

而郑家,其实非常需要这个来源的,要知道这个武装集团绝大多数人都是海商和海盗出身,他们出身卑微,很难自立门户,或者哪怕自立门户了,也很难收获各个方面的归心。

当然了,职业生涯造就了这群人桀骜不驯和蔑视世俗权威的性格,他们只崇拜实力,如果不是郑家的敌人环侍需要一面堂皇的旗帜招揽人心同时给自己打气,其实郑家是不需要什么劳什子大明天子的,而且目前的情况是,郑成功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两样东西——银子和投靠而来的大明皇族贵胄。

且不算远的小的,就在近在咫尺的金门岛上,就住着一位鲁王监国朱以海,所以貌似对于郑家而言,这位永历皇帝,可以说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讲,鲁王的资历比永历皇帝来的高,从名义上讲,这位洪武大帝的十世嫡孙历经弘光、隆武、绍武、永历诸帝,一直坚持在抗清第一线,而不像永历皇帝,徒有正统名号但只知一味逃避,若按照帝系排位,这位一直只称监国而不称帝的鲁王监国朱以海,基本上应该算永历的"先皇"辈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