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伊贺忍者 (1/1)

“隼”的威名,名川千美是早就知道的。但也仅限于坊间传闻。名川千美还知道“隼”是一名忍者,但至于此人的真实姓名她却不知道了。至于年龄相貌、体型特长什么的更是一概不知,不光名川千美不知道这些,就是整个特高课,甚至是全日本也没几个人知道这些。

但名川千美就是知道“隼”来了,并且就躲在门外阴暗的某处,那支带着黑白尾羽、萃着剧毒的精钢短箭正是“隼”到来的标志。因为那正是“无瞳”射出的――“无瞳”是一把龙舌弓,而这把弓正是“隼”的专属兵器。

关于“隼”名川千美知道得很少,但有一点却可以千真万确肯定下来得。那就是“隼”生于三重县中部的伊贺市,因为他就是一个“伊贺忍者”。

“忍者”这个称谓正式使用是在日本江户时代,但忍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加久远的年代。据说在日本首次派遣“忍者”完成任务的是圣德太子。忍者的形象通常是:全身黑色装束,能飞檐走壁、跳墙越城、唤雨呼风、移星换斗,使用各种奇形怪状的暗器。

在当时忍者普遍被称为“忍”,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对忍者也有其特有的称谓:如飞鸟时代称为“志能便”,奈良时代称为“斥候”,战国时代叫法很多,其中流传最广是“乱波”,由武田信玄命名,而江户时代使用的就是和今天一样的“忍者”。下一章节已更新

江户时代是“忍者”这一名称正式确立的时期,同时这一时期日本在德川家族统治下逐渐走向和平,这导致忍者失去了活动的舞台,作用越来越小,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许多忍术也因而失传――关于忍者活动的最后记载是1637年的“岛原之乱”,“忍者”作为幕府的部下参与了这场战斗。

“忍者”主要是为主君进行秘策、破坏、暗杀、收集敌方前线情报、搅乱敌方后援基地等种种谍报活动。“忍者”在世时必须隐姓埋名、与黑暗为伍,不能留下只言片语,以免日后东窗事发,因此关于忍者的历史记录寥寥无几。目前只发现《忍术秘本》中记录了圣德太子身边的一位忍者,而忍者的起源伴随着这个群体的消失也最终成为一个历史难题。

时间运行到了1930年代,日本各地虽然还有不少忍术流派,但追根究底,“忍术”的源头都要上溯到“伊贺忍者”和“甲贺忍者”两大分支。前者兴起于三重县西北部的伊贺,后者兴起于滋贺县南部的甲贺。其实两者师出同源且多有亲戚关系,但因彼此的主君(雇主)多处于敌对关系,所以他们便不得不同室操戈。另一方面,为了使“忍术”世代相传,他们之间也不得不频繁通婚,因此两者又有唇亡齿寒的关系。忍者在以下三个时代最为活跃:十一世纪末至十二世纪末的源平时代、十三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十四世纪中旬至十五世纪末的战国时代。其中战国时代也可以说是忍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忍者世界中,有四项基本戒律:不准滥用忍术(只能用在公事上)、舍弃一切自尊(逃命要紧)、必须守口如瓶(即便为此失去性命)、绝对不能泄露身份(这是最基本忍术)。

忍者又分为“上忍”、“中忍”、“下忍”。“上忍”又称“智囊忍”,专门策略作战整体计划。“中忍”,是实际作战时的指挥头子,当然忍术也得超群出众才行。“下忍”,又称“体忍”,相当于现代的特殊部队,在最前线实际作战的忍者。彼此之间等级关系泾渭分明,“下忍”对“中忍”唯命是从,“中忍”对“上忍”俯首帖耳。

“伊贺忍者”的始祖叫服部平左卫门家长。平安时代末期,藤原千方、熊坂长范、伊势三郎义盛三大家族争权夺利,有不少“异能集团”也加入了他们,而服部平左卫门家长就是其中的一支。他在伊贺一座叫“伊贺四十九院”的寺院训练族人。这座寺庙以供奉着弥勒菩萨的本堂为中心,周围围着四十九间山伏房。服部平左卫门家长就在这些山伏房内教授族人各种武忍术。

而“隼”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下忍”,并且还是鼎鼎大名的“伊贺传人”。想到这里名川千美心中泛起无限绝望,注视着门外黑漆漆的夜色女人不由心底一声轻叹――折腾来折腾去,看来结果还是一样。

“** 快来救我啊!小心我禀告渡边大佐――”名川千美再次歇斯底里般嚎叫起来。此时的她哪还有一点冷艳特工或是名门闺秀的风范,可能是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她夸张的表现竟如同一骂街泼妇。